时间:2022-10-12 19:30:50 | 浏览:335
原标题:一些机构声称1000元左右就可消除一条征信逾期记录,并索要个人敏感信息配合相关工作
失信人花钱就能“洗白”?
阅读提示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信用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这不仅扰乱了国家金融经济秩序,还造成了对个人信息的严重侵犯。
“征信逾期,一次处理终身适用!信用卡、房贷、车贷、网贷、消费贷逾期都可以处理,永久消除!”在一些机构的宣传中,失信痕迹可以轻松抹去。
随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逐渐变成现实,一些人做起了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生意”。然而,失信痕迹真的可以花钱抹掉吗?《工人日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绝非靠“人情”就可实现
“消征信逾期记录,不成不收费”“逾期还款不要慌,用这个方法轻松搞定”……记者以“征信逾期”“征信修复”等为关键词上网搜索,发现不少类似广告。
记者联系了数家号称能“修复征信”的机构,有部分机构表示,“以前有此业务,现在由于监管变严,不对外接单了”;还有一些机构仍然承诺可以处理征信逾期,“信用卡逾期比较麻烦,银行每月上报一条记录,消除一条价格在1000元左右,网贷逾期处理便宜一些,具体收费,需要你先提供征信报告”。
如果委托机构帮助“修复征信”,则还需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并将实名制手机卡交由机构使用。对此,机构的解释是:“我们会有专人帮你接听银行电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肖春海介绍说,这些机构的套路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编造理由,伪造有关材料、公章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如果银行拒绝,则进一步闹访、纠缠;另一种是以加盟、培训为名收取学费。他强调,一些机构会宣称和银行高管关系密切,但修改征信信息不仅在银行内部有非常规范的流程,还要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绝非靠“人情”就可实现。
采访中,某机构承认采用的方法是编造理由,但坚称“操作流程是正规合法的”。对此,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玮琨提醒说,所谓的“正规合法”只是为了欺骗信用主体所采用的一套说辞,使其陷入错误认识从而方便行骗。
在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杨某出于对信用卡逾期记录导致无法贷款买房的担忧,找到了从事“征信修复”的中介朱某,朱某教唆杨某以“受疫情影响失去收入来源”为由申请征信异议,并向金融机构提交虚假材料,金融机构在核实过程中发现异常,最终杨某因伪造企业证明用以修改个人银行征信不良记录,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信用主体渴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
今年5月9日,甘肃兰州的一位女士接到自称某金融公司的客服打来的电话,以她存在不良征信记录需要消除为由,诱导她下载某贷款APP并借款,该女士借款后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约13万元,后意识到被骗报警。甘肃省反诈中心近日对“征信修复”诈骗作出重要预警,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金融公司客服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都是诈骗!
针对“征信修复”诈骗现象,肖春海分析认为,从客观上看,一方面,为在惩戒的同时激励企业纠偏,有关规定允许企业对失信行为进行“信用修复”,一些机构故意混淆“信用修复”和“征信修复”的概念,进行行骗;另一方面,为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的支持,受疫情影响的特定群体可以提出逾期征信记录调整申请,机构借此“钻空子”,编造相关理由提出征信异议。
“存在征信不良记录的主体在申请信用卡、购房按揭贷款以及其他消费或经营性贷款时可能遭到银行拒绝或被要求支付更高利息,在与其他主体合作时,也可能遭到对方拒绝或被要求提供担保、提前支付价款。”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翟继光认为,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一些信用主体渴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急迫心理行骗。
多部门共同发力打击
“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翟继光表示,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征信,说明我国在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征信系统良性生态逐步形成。
然而,“征信修复”却一再冲击征信管理的公信力。肖春海认为,这种“有套路成体系”的申诉不仅极大增加了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运转负荷,扰乱经济金融秩序,还浪费了公共执法司法资源。
对个人而言,肖春海说,将敏感信息暴露给机构十分危险,不排除对方利用个人信息骗贷、虚假注册公司、申请银行卡后兜售甚至洗钱的可能。因此信用主体必须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目前,全国多地正在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多部门共同发力,对涉及“征信修复”的违法行为予以打击。
肖春海提醒,处理征信逾期记录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还款,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5年后,不良征信记录便会删除。对记录确有异议的,尽量自己申诉,不懂的可以先咨询有关部门,千万警惕搜索获取或弹窗弹出的“征信修复”机构。
“《征信业管理条例》已经规定了更正征信信息的途径,申请征信异议是完全免费的,凡是收取高额费用的都是诈骗。只要牢记更正征信信息只有提出征信异议一条途径,自然可以分辨骗局。”王玮琨说。(记者 时斓娜)
来源:工人日报
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与个人信用相关的几个名词:信用、征信和信用报告,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词的真正含义,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作用,因此往往会因为征信不良而出现信用卡无法继续使用,房贷被拒等情况,那么,这些词在我们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征信,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说明1.征信相关概念2.监管机构和信息分类3.征信行业机遇和风险4.数据处理和产品设计一、征信相关概念谈征信免不了就需要明确一下关于征信的概念,其实我国在着手建设信用体系时,对于
随着征信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与征信有关的虚假宣传和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旗号,教唆信息主体委托其办理征信投诉、举报等事项,以此牟取不正当利益,扰乱正常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向广大市民郑重提示:“征
个人征信报告被称作是“经济身份证”,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征信报告似乎只有在买车、买房等需要贷款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征信报告的用途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此,卖房、租房、找工作、考公务员、孩子上学都有可能用得到。怎样
如果说你已经看过你的查询,看过你的负面信息都是比较合格的,然后你就可以好好看一看你的个人征信记录了。 首先第一个,第一页的最上方的右上方,它有一个报告时间,大家把这个记一下,因为如果你拿着这个报告去银行或者去什么地方去咨询的话,他都会先问
接着看第二大项第一项,信贷交易提示信息。这个大家看一看就行了。 然后是个人房贷,上面有个1,那就说明你有一个房贷,有2,就说明有2个房贷。然后个人商用房贷款,指的就是公寓和商铺,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有二就说明有两套。 然后信用卡是贷记
0 1 什么是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出具的记录您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是 人的“经济身份证 它可以帮助您的交易伙伴了解您的信用状况,方 便您达成经济金融交易。0 2 查询个人信用报告需要携带什么资料? 本人查询:请携带本人有效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廖蒙)“征信修复”乱象正在急速清退中。6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以“征信修复”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在天眼查平台上,与此相关的内容超过11000条,除了开展企业征信修复的机构外,还有多家机构在公司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个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今天是我国第12个“信用记录关爱日”。有机构昨日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有45.65%用户都不了解个人征信。相关调查结果显示,43.57%的用户都表示虽然听过,但并不了解什么是征信,更有2.08%的用户从来都没有
“对不起,我们对您的征信报告进行查询后,发现了以下问题。”对于不少借款人来说,上面这句话无异于“晴天霹雳”。但这同时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谁可以查我的征信?是否需要我本人的授权?查询过后,是否会显示查询记录?今天,生财君就为你揭秘那些你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