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征信记录最长只保存5年,过了5年自然会消除,这说法真的对吗?

时间:2022-10-12 19:59:44 | 浏览:395

《论语·颜渊》篇中曾说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句实际为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可见关于信用的问题在2000多年即为人们所重视。在以往,信用一词的履约单纯依靠个人的品德,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对于信用,我们有了书面上的凭证

《论语·颜渊》篇中曾说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句实际为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可见关于信用的问题在2000多年即为人们所重视。在以往,信用一词的履约单纯依靠个人的品德,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对于信用,我们有了书面上的凭证,即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目前国内所有的商业银行以及主流非银金融机构基本均加入央行的征信系统,我们在金融机构每一笔贷款情况,在个人征信报告上均会有体现。

个人信用记录

个人贷款在什么情况下会对我们的征信报告记录产生影响呢?个人贷款的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状态:按时还款、展期、借新还旧、欠息、逾期、垫款。

按时还款:按时还款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不用多说。

展期及借新还旧:展期指的是借款到期时无力偿还贷款,与银行协商直接延长还款期限;借新还旧与展期类似,它是贷款到期,无力偿还,由银行发放一笔新的贷款用于归还旧的贷款;这两者都是延长了用户的还款期限,相对而言,对于个人征信的影响较小,只要你在延长期内能按时还款,那么影响不大。

欠息、逾期、垫款:欠息、逾期、垫款(垫款一般只出现在对公业务中,如银票垫款),这三者的影响相比前三类就严重多了,因为它们都会被纳入“累六连三”的统计之中,那什么是“累六连三”呢?累六连三指的是累计六次或者连续三次的不良记录。现实中银行在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一般要求为最近2年内不能出现累六次或连三的情况,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规定,一旦触碰,不论金额大小,基本上都关闭了借贷的大门了。

五年消失

在2013年之前,我国的征信不良记录是永久保存的,不存在所谓的5年剔除,2013年修订后的《征信业管理条例》首次明确了: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现实中不少人因此误认为是产生不良征信记录后,超过5年系统就会自动消除不良,比如今年2021年7月17日,你的贷款出现逾期并体现在征信报告上,5年后即2026年7月17日,这笔记录就会自然消失,其实这个理解是错的。

按照国家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16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也就是说五年期限的前提是你这笔不良贷款已经结清了,比如你2021年7月17日贷款产生了逾期,2021年12月1日这笔逾期贷款全部归还办结,那么从2021年12月1日起,往后推5年即2026年12月1日,你的个人征信报告上就看不到这笔不良信用记录了。如果你的不良贷款没有结清,那么这笔不良信用记录是会永远存在你的个人征信报告上的。

说到这,顺便说一点,网络上各种所谓的帮忙清除不良信用记录的都是骗子,征信系统的不良记录修改权限仅在央行,而且央行对于修改是有严格权限的,商业银行提交报告(加盖公章)——央行基层人员审核——央行主管人员审批——系统管理人员修改,所以网络上各类所谓的收费帮忙修改就是骗子。

总结

综上所述,5年保留期是从还款之后才开始算,不要误以为不良记录5年后自动消失,因此欠的钱不必归还。也不要认为还款后注销卡片,不良记录就会随之消除,卡片注销依然要等待5年。对个个人的信用情况,居民可以通过央行各级分支机构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查询,每年可免费查询2次本人信用报告(超过次数,每次收取25元)。

相关资讯

个人征信报告详解(我的征信还有救吗?)征信花了怎么办?

总会收到这样的提问,“我的征信花了,还能贷款吗?”“我这样的征信还有银行能批贷吗?”“我的征信是不是废了?”“征信多久才能变好”等等,今天就全方位地为大家解读一下:什么是征信报告,征信报告意味着什么,征信报道在什么情况下银行就不会再给发房贷

征信是什么?什么行为会影响征信?如何保持良好的征信?

征信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了,不良的征信首先会影响到的是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办信用卡甚至是日后求职,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小编就来谈谈这个话题。一、什么是征信?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

征信是把双刃剑,滥用征信,比失信本身更可怕

文©秦慕风一说到征信,大家肯定首先联想到的是债务人,是“老赖”。事实上,征信已经成了“老赖”的专属名词。辩证地来看,征信数据越大,凸显的是经济的不健康,法制漏洞突出,而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年轻人去创

征信系统“史上最严”,征信逾期了怎么办?能修复吗?

日前,一则“蚂蚁‘花呗’部分用户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消息引发多方关注。一些网友表示,担心这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事实上,今年以来,有关个人征信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2020年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宣布启动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上线工作,被称

闯红灯也被纳入征信,如何防止征信滥用?

闯红灯、错误垃圾分类被纳入失信行为,如何防止征信滥用?征信系统是否采集更多财产相关信息?怎样加强个人征信信息的保护?如何引导失信主体主动自新、重塑信用?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央行等部门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上述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平均修复一单赚4万?和“征信洗白”说拜拜!征信管理办法1月1日实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2022年1月1日起,《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将正式实行,其中规定,征信机构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不得篡改原始信息。该办法彻底堵上了“征信洗白”的大门,或者说,“征信洗白”的大门一直是

个人征信报告现侮辱字眼?小编带您了解征信报告那些事儿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近日,“个人征信报告现侮辱字眼”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原来,江苏南通市民房女士在查询个人征信时发现,其职业信息“工作单位”一栏中出现了“专业做鸡十年”字样。经查,涉嫌上传不当信息的是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晋商消

个人征信包括哪些?哪些行为会影响个人征信

由于现在的房价过高,大多数的人买房子都只能通过贷款的方式购买房屋,不过银行贷款可不是那么容易申请下来的,银行在审批个人贷款的时候,还会查看借款人的征信,假如之前购房者有不良的信用记录的情况,很大可能会导致银行贷款无法获批,你知道个人征信包括

央行:截至8月末百行征信、朴道征信分别覆盖4.96亿人、1.57亿人

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10月10日在人民银行网站刊发题为《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的文章。文章介绍,人民银行先后批设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和朴道征信有限公司2家个人征信机构。截至2022年8月末,百行征信、朴道征信分

征信报告怎么查询?出现不良征信记录怎么办?

“征信”对大家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小招提醒大家要对它重视起来哦以免日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什么是征信总结:什么是信用?信用就是,你现在无法兑现承诺,但对方相信你未来会偿还,仍然愿意为你提供服务或商品的交易行为。什么是征信业务?指对企业和个人之

征信记录可以修复或“洗白”?央行:“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管昕)“个人征信报告修复,一条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当你因征信记录上有逾期信息而发愁时,恰好有人打出这样的广告宣传,你会相信吗?当前,社会上出现一些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

谁可以查我的征信?揭秘你不知道的征信细节

“对不起,我们对您的征信报告进行查询后,发现了以下问题。”对于不少借款人来说,上面这句话无异于“晴天霹雳”。但这同时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谁可以查我的征信?是否需要我本人的授权?查询过后,是否会显示查询记录?今天,生财君就为你揭秘那些你不知

央行:截至8月末个人征信系统收录11.5亿自然人信息

中新网10月10日电 10日,央行征信管理局发文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建设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一是坚持征信全覆盖的建设目标。推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不同征信系统互联

征信记录最长只保存5年,过了5年自然会消除,这说法真的对吗?

《论语·颜渊》篇中曾说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句实际为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可见关于信用的问题在2000多年即为人们所重视。在以往,信用一词的履约单纯依靠个人的品德,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对于信用,我们有了书面上的凭证

央行:截至8月末个人征信系统接入金融机构4081家收录11.5亿自然人信息

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10月10日在人民银行网站刊发题为《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的文章。文章介绍,由央行主导建设的央行征信系统,立足全国范围内个人和企业信贷信息全面共享应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长城坦克评测网吉他培训网六安瓜片茶官网飞鸽自行车长白山旅游攻略澳大利亚旅游网元阳梯田游玩攻略苹果手机评测网茶具百科网安宥真歌迷网莫高窟旅游攻略益阳头条新闻网东方航空股票自动售卖机资讯网保龄球初学网
信用征信资讯网-微信上免费查征信、全国征信系统查询免费、免费个人征信系统查询、天下信用查询、个人征信查询入口、13315个人征信查询、个人征信大数据查询、大数据征信查询入口、个人详细版征信报告、网贷大数据查询系统官网、网贷黑名单查询系统免费、2022征信新规定、手机个人征信查询免费网站。
信用征信资讯网 ruzibao.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