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20:22:52 | 浏览:2406
南都讯 记者蒋琳 “个人信用分可以与守信激励相结合,但不能用于惩戒。”
7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地方探索个人信用分时表示,不能以低信用分为由,限制自然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接连印发《关于对模范践行诚实守信个人实施联合激励 加快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说,守信激励跟失信惩戒在措施的制定上确实有很大不同”,连维良指出,诚实守信和恪守信用是对每一个法人和自然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守信者激励措施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应该是“针对所有守信的法人和自然人的普惠性措施”。
他把地方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措施归纳为“三个更好,两个更低”,即更好的行政服务,更好的融资服务,更好的公共服务;更低的监管成本,更低的交易成本。
在“更好的公共服务”方面,他特别指出,地方上在不断拓展信用惠民的应用场景上,做了特别多探索。
比如更加便捷的交通出行,先就医后付费,更优惠、时间更长、借阅更多的无抵押图书借阅等等。“这几年不少城市以个人信用分为基础探索信用惠民,取得了不少成果。”连维良说。
但他同时强调,个人信用分可以与守信激励相结合,但不能用于失信惩戒。“不能以低信用分为由,限制自然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在不少地方文件中,的确存在失信惩戒规定违反依法行政原则的情况。
2010年的《睢宁县大众信用管理试行办法》是首个引入个人信用评级的地方文件,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个人信用评估为D级的,不但“否决政审类考察”,在资格审核、执照审核、政策性扶持、救助项目中也是“原则上不予考虑”。
2013年发布的《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规定,有较重失信行为的,三年内禁止报考公务员;严重失信人终身禁止报考。但当时的《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只有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才有权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
对此,连维良指出,在目前阶段,对失信者的惩戒措施应该说“全国都是统一的”,但也允许地方结合实际,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细化和完善具体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以前在一些地方出现过不太合适的失信惩戒措施,现在都得到了规范和纠正。”
在“信用中国”网站撤下失信记录了,但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记录仍然存在,企业信用修复信息“左右互搏”不正规的市场化信息查询平台潜藏灰色地带,“恶意注册”和“虚假认证”时有发生。有的企业担心没有修复的失信信息会影响招投标、银行贷款,不得
什么是信用?简单来说就是“借钱还钱”,是指在交易一方承诺未来偿还的前提下,另一方向其提供资金、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什么是征信?是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通过客观记录人们过去的信用信息并帮助预测未来是否履约的一种服务。什么是信用报告?信用报告记录您借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华盛顿一些政客恐怕早已忘了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这句名言。美方在中美经贸磋商过程中言而无信、反复无常,前一刻说出的话,下一秒就能自我推翻,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就连美国媒体也充满了质疑和忧虑:“对中国的策略变来变
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明确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体现了政府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心。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8月6日,央行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应当长期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近年企业债券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