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20:29:05 | 浏览:1678
近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多部门提出,各地应探索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对献血者使用公共设施、参观游览政府办公园等提供优惠待遇。随后,江苏省政府宣布,自明年起,房屋出租人未及时申报登记信息的,将记入信用记录。
不少网民对此持质疑态度,认为有滥用征信之嫌。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分为征信、诚信、道德文明三个部分,由不同部门牵头建设。
不良信息、不良行为到底记入哪个系统,将有哪些惩戒和激励措施,在诸多文件和报道中存在混淆。
马上就访:
林钧跃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学术委员会主任
无偿献血受优待是守信激励
血库缺血是医疗系统比较突出的问题,卫健委在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守信激励机制,做了好事给你加分,这是对社会有益的。但与此同时,他们在宣传上存在欠缺,因为现在一提征信系统,公众马上联想到的是失信惩戒、不献血是不是会扣分?其实社会信用体系既有守信激励、也有失信惩戒,卫健委需要在发出文件时就进行详细的解释,而不是公众质疑后才出来澄清。另外,现在社会上对“信用”“征信”等概念混淆得有些严重,公众觉得什么都变成征信,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次无偿献血我个人认为它进入的是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不太可能进入央行征信系统。还是应当明确区分这些概念,这样也有利于立法工作的推进。
尹振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
诚信和征信有本质不同
我始终支持各个部门的数据打通,为建设诚信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但是,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应该被纳入征信体系。征信的数据来源于金融体系,也主要用于获取金融服务,它应该是一个狭义的概念。而诚信是一个道德层面的概念,是评价一个人在某些领域是否守信,包括金融领域,也包括道德方面与其他人的相处、公共秩序的维护等等。一个人经常闯红灯,是否能说明他不愿意还银行的钱?我觉得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与征信体系建设当作一件事处理。无偿献血纳入狭义的征信肯定是不合理的,但可以作为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加分项,如果要作为减项也需要谨慎处理。
作者:郭利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客观认识数字时代的信用价值,探索信用价值的发挥路径,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诚信建设
在“信用中国”网站撤下失信记录了,但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记录仍然存在,企业信用修复信息“左右互搏”不正规的市场化信息查询平台潜藏灰色地带,“恶意注册”和“虚假认证”时有发生。有的企业担心没有修复的失信信息会影响招投标、银行贷款,不得
来源:经济日报8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以下称简《办法》)。为更好落实《办法》,现解读如下:一、《办法》规定的信用修复对象和方式是什么?按照国办发〔2020〕49号文件、《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市场监
现代经济体系下,征信被誉为“经济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办理和使用信用卡、贷款申请,企业融资都离不开征信。数字经济时代,征信服务的重要性更是进一步凸显。一方面,我们对征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增加征信有
央视网消息(记者 谢博韬刘亮):8月28日,“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记者们来到厦门,调研采访过程中走进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开放应用(厦门)基地。新冠疫情尽管给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但也催生了不少新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8月6日,央行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应当长期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近年企业债券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