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20:33:29 | 浏览:314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信用“金钥匙”助力脱贫攻坚 赋能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诚信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更是“经济身份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金融资源向“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人们开启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信用评定”为精准扶贫注入金融活水
推开门,便可见雪山草地白云悠悠,群山环抱溪水淙淙……这醉人景致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查理乡的一处“世外桃源”——神座村。在这里经营着民宿和农家乐的藏族老板额科,正忙进忙出地服务着客人。
“3年前我家还是贫困户,经营的农家乐规模小、收入有限,眼看着别人家的民宿生意火爆,自己却拿不出钱来扩建客栈。这个情况直到2018年被评为五星信用户开始发生改变。”额科告诉记者,因为是五星信用户,他获得了30万元贷款支持,顺利扩建了客栈。2019年他们全家收入超过15万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其实,在当地像额科这样获得信用贷款、实现脱贫目标的农户不在少数。神座村党支部书记荣清介绍,该村共评定信用户92户,全村被评为A级信用村。良好的信用环境,为农户们换来累计近800万元的信用贷款,村里的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6120元,神座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信用示范村。
在专家看来,贫困户往往缺乏抵质押物而面临融资难题,上限5万元的传统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也常常支持力度有限。开展对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有助于破解这些融资难题。金融机构通过对标评定结果优化贷款产品,可逐步形成“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介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共建设有农户信用信息系统270个,为1.88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其中开展信用评定的农户为1.28亿户。通过信用户、村、镇的示范带动效应,更多农村经济主体主动守信,营造良好的乡村信用环境。
“信用重建”助力失信贫困户摆脱困境
“当时治病欠下的债一时无力偿还,影响了征信记录,我以为今后再也不能贷款了,没想到银行又给我一次机会。”51岁的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彭镇西村村民强文平告诉记者,2011年他因车祸受伤无法继续拉货谋生,家里一下没了收入,治病欠下的2.8万元债务到期无力偿还,形成了不良信用记录。
不过,因病致贫的强文平很快看到了希望:2016年他贷到了5万元,买了农用机具、鸡苗等,次年就顺利脱贫。去年全家年收入达6万元。
原来,当地金融系统在经过筛选、甄别之后,对像强文平一样存在不良信用记录但非主观恶意,仍具有还款意愿和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信用重建,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信贷资金进行生产经营。
“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鼓励守信、惩戒失信,但并非简单的一刀切,针对非主观恶意失信且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应当体现信用体系建设的救济性功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李滔介绍,截至去年末,陕西省已有11654户贫困户进行了信用重建,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5.51亿元。
专家表示,通过全面考察失信贫困户信用状况和发展潜力,给予其信用重建的机会,既可以改善贫困户信用状况,也是落实金融扶贫政策的必然要求。
信用建设示范工程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5月的黄花地里一片翠绿,看着黄花苗纷纷开始展叶,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下榆涧村黄花种植大户胡亮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黄花,规模小、挣钱少。现在咱农民通过信用获得银行支持,扩大了种植规模,收入也往上涨。”胡亮告诉记者,去年8月他通过农行贷到了30万元,将黄花的种植面积扩大到80亩,收购车增加到5辆,冷库新建了3间……
大同市是黄花的主要产地之一,部分农户期待规模化发展却缺乏资金支持。为此,当地结合农村信用体系“百县千村”示范工程,引导金融机构针对黄花产业设计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支持效果。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征信处负责人表示,通过搭建完善的农(村)户信息数据平台,将大数据与农户信用评价相结合,可实现对农户的“精准画像”,开发符合农户需求的信贷产品,让信用逐渐成为农村生产发展的“金字招牌”。
记者了解到,“百县千村”示范工程开展以来,山西全省累计评定信用村2062个,评选信用示范村569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115万户,研发了符合农户需求的信贷产品252个,为符合条件的31万户信用户发放贷款173亿元。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完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合力构建完善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引导金融资源持续投入“三农”领域,推动农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记者吴雨、胡旭、雷肖霄、王劲玉)
来源:温州新闻网温州网瓯海支站讯 3月29日,瓯海区委书记曾瑞华主持召开全区城中村清零与自然资源重点工作推进会,释放把历史遗留问题逐项解决销号的坚定信念,强调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城中村清零与自然资源重点工作,为瓯海实现
襄州区乡村名录程河镇埠口社区曹河村常庄村陈湾村陈庄村程河社区崔营村代岗村邓岗村华楼村李坡村六房村南元村七房村乔庄村三房村上王庄村石台寺村宋庄村苏坡村孙岗村王营村西刘村小吕庄村谢营村张寨村张庄村赵坡村赵营村东津镇茶场村陈坡村淳河村崔胡村打伙村
为深入落实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增强“法律明白人”的法律意识,丰富法律知识,提升法治能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法治乡村建设。2022年9月16日,平顶山石龙区司法局、区妇联、区人民路办事处、联合组织开展弘扬宪法精神 让居民群众做“法
李庆洪《百年之光》主题展海报2021年是建党百年大庆,作为《百年之光——党领导中国(淄博)工业百年主题展》专家组成员,为展览提供了周村解放初期缫丝业恢复生产的资料和文字,使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较完整地呈现出来。近日读陈文华著《解放区概况》一书
为切实端正新兵入伍动机,提高预定新兵入伍适应能力,进一步强化组织纪律观念,9月1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人武部组织开展2022年下半年役前教育动员大会。人武部上校部长闫冰、上校政委李国栋,中校副部长胡睿及新训骨干、预定新兵等参加大会。会上,胡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9月17日,江苏省文旅厅召开“水韵江苏﹒美好乡村”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新闻发布会。本届乡村旅游节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促进文旅行业加快恢复、逆境生长的又一力举。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如何以乡村旅
8月14日,孩子们在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中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组装机器人。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依托农村中小学校资源,建立乡村“复兴少年宫”,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华社发(王宏雁 摄)8月14日,孩子们在邢
什么是信用?简单来说就是“借钱还钱”,是指在交易一方承诺未来偿还的前提下,另一方向其提供资金、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什么是征信?是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通过客观记录人们过去的信用信息并帮助预测未来是否履约的一种服务。什么是信用报告?信用报告记录您借
【“同步课堂”:明年覆盖青岛乡村学校】同步课堂让不同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市统一建设740间同步课堂教室,其中农村学校同步课堂教室数量占比80%左右,拥有同步课堂教室的学校总数量占全市学校的70%左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