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15:49:45 | 浏览:3874
8月26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根据半年报及业绩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全面推进“新零售”发展战略,实现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交易量、业务收入双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341.79万张,较上年末增长2.07%;信用卡贷款余额5,170.63亿元;信用卡交易量13,835.87亿元,同比增长4.20%;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295.73亿元,同比增长3.90%。
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经济环境及疫情叠加影响,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坚持稳健审慎的风险经营策略,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余额为99.06亿元,不良率为1.92%,较上年末微升0.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0.52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期间,受疫情多发频发等因素影响,全国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一季度增长3.3%,二季度下降4.6%。6月份,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转正,同比增长3.1%。
对此,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发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优势,融入总行“新零售”发展战略,贯彻“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三全适配的经营方略,围绕“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服务、主活动”的“五主”客户关系,全力构建信用卡“轻型化、数字化、生态化”发展新模式,为我国消费市场的潜力释放注入新动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交易量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20%,高于上半年社零增速4.9个百分点。
无界开放 拓展“生活+金融”生态圈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信用卡作为与人们消费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产品,在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便捷支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信银行信用卡坚持无界开放的经营理念,紧密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开展跨界合作,纵深推进客户、场景、产品三维立体化的经营建设,构建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优势,推动“生活+金融”生态圈建设跃上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围绕新零售“主活动”和“主服务”的客户关系定位,深化属地与线上场景联动,与全行零售板块联动开展“虎虎生威”整合营销活动,参与客户超过230万,创历史新高;迭代升级“9分享兑”、“9元享看”、“精彩365”三大品牌活动,传递惠民、有温度的品牌价值;通过直播、社群、新媒体及跨界合作等途径拓展用卡场景,提升客户活跃度,带动交易规模稳步增长。
同时,中信银行信用卡在生态建设上,聚焦互联网平台、商旅、车生态、商超等重点场景拓展,国内首发“中信银行万豪旅享家联名信用卡”,持续拓展“商旅+”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旅行体验,夯实业内商旅客群体系领先地位。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商旅客群有效客户数超过1,620万户。当前,针对我国消费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巨大需求,中信银行积极构建“金融+汽车”生态,推出业内首款新能源车主专属信用卡“中信银行i车信用卡”,一站式满足车主客户的用车和金融服务需求。同时,面向年轻客群推出的中信银行颜卡系列,截至目前累计发卡量超过1000万,以多元化产品矩阵,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金融需求。
围绕当前用户对于综合金融服务的多维需求,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开展全行内的借贷融合,拓展外部合作生态,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全国分行获客同比上升53%,借贷合一双账户获客同比增长196%;同时,通过与外部合作机构创新经营,获客同比上升30%,其中,网络获客同比提升55%,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同比提升2.6倍。
在绿色金融的生态建设上,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下的发展规划,率先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经济转型发展。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该行正式发布“中信碳账户”,成为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围绕城市的碳普惠机制建设,通过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以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让绿色消费行为数字化、可视化、资产化和价值化,从而引导社会公民的绿色消费转型。截至7月,“中信碳账户”注册用户数已突破30万,累计在线金融场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吨。
与此同时,该行发挥协同效应,拓宽合作生态,启动“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与多方合作伙伴共建低碳场景,旨在实现用户多场景的碳资产归集和流转,形成绿色产业链,实现双向赋能,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创新。截至目前,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已建立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广泛合作关系,与专业第三方公司中汇信碳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研发,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碳普惠体系,并在今年8月与Visa正式签署可持续商业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围绕可持续商业、低碳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开展碳账户相关的业务探索,携手绿色创新,推动社会生活向绿色低碳转型。
零售融合 推进“轻型化”发展
2022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紧密围绕客户需求,从信用卡业务全场景出发,为客户全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消费分期、财富管理、会员等产品体系上予以丰富配置,进一步提升轻资本业务势能。今年上半年,信用卡中间业务净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2.5%。
具体而言,首先,中信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紧扣消费本源,聚焦产品功能、营销活动、渠道触点,洞察用户需求,开展淘宝、苏宁易购、小米商城等电商平台的场景分期,今年上半年账单分期规模达到735亿元,同比提升12%。
其次,围绕总行新零售的“主投资”客户关系定位,从信用卡特色场景出发,打造零售融合的财富管理服务特色平台,推动零售客户向财富客户转变。今年上半年,信用卡业务场景下的财富管理实现新突破,其中,理财销售额达84亿元,同比提升57%。
第三,该行信用卡充分挖掘客户需求,持续完善年费、会员等中间业务产品体系,其中,会员制经营成效显著,上半年会员产品净收入2.8亿元,同比提升79%,年费产品上半年实现净收入18亿元,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科技进阶 数字化转型“加速度”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已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2022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坚持金融科技创新,开拓前沿技术在金融科技的应用,将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能力贯穿产品、营销、风控、运营等业务全旅程,拓展业务新场景,加速创新产品孵化和数字化转型。
首先,AI技术深度应用于5G全IP开放式服务平台。目前,AI教练机器人已在11个信用卡业务场景上线应用,通过智能坐席辅助实现服务效能提升15%;智能质检系统基于AI技术,检测坐席情绪和话术,提高坐席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声纹无感核身已在5G全IP平台的客户服务环节上线应用,致力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
其次,搭建实时数仓,赋能客户经营智能化。基于用户行为类数据,搭建实时营销事件库,已挖掘超过110个产品营销、交易促动等场景关键事件,基于实时数仓将实现关键事件的自动挖掘,毫秒级触达客户,进一步提升信用卡客户经营的实时智能化能力。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实时数仓的体系搭建,系统功能预计9月投产应用。
第三,数字化转型工具提效显著。全面运用数字化工具实现业务运营的在线化、集中管理化和数据可视化,形成企业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可支撑包括在线项目管理、跨组织协同、RPA自动化作业等数字化应用,涵盖207个业务运营场景,效率提升30%以上。其中,RPA机器人支持60多个智能自动化作业流程,效率提升85%以上。
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持续强化科技创研能力,新增一项国家级发明专利,《语音分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国家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8月25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数字化转型工具”项目荣获《亚洲银行家》“2022年度中国最佳生产力、效率和自动化应用”奖项。
第四,科技构建信用卡虚拟现实新场景。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运用消费级VR和5G技术,以信用卡服务场景为入口,创新运用科技构建虚拟现实的服务新场景,研发上线首个沉浸式3D场馆——“动卡元空间”,满足当前用户的新兴消费趋势,致力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有温度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APP成为消费者获取金融服务的重要平台,手机银行已成为银行服务用户的第一触点。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注册用户数超过5,100万,月活1,618.92万,月活同比增长11.6%;新客户绑卡渗透率达65%,同比提升10%。其中,自研支付产品“信收付”交易显著增长,上半年累计交易量387亿元,同比提升38%,其中扫码支付交易量同比提升300%。
金融为民 打造“有温度的信用卡”
信用卡服务与民生消费息息相关,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中信银行信用卡长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持续打造“有温度的信用卡”,以负责的“态度”、服务的“温度”和惠民的“力度”,不断提高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疫情关怀方面,中信银行信用卡在2022年持续开展疫情关怀服务。一方面,为涉疫区域客户设置快速转人工通道,及时解决用卡问题,专属通道累计已为42.58万客户提供服务,接通率高达97%以上。另一方面,对参与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因疫情就医治疗、隔离,保供需(如货车司机等)等特殊人群,提供延期还款、息费减免服务,以实际行动落实金融纾困与帮扶。今年上半年,该行已为近6万名客户提供信用卡延期还款服务。
在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探索多元化解机制和应用场景,截至报告期末,全国共有28家分支机构与属地调解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及时、有效地为客户解决用卡纠纷问题,以实际行动传递“中信温度”。
转型求变 迈入信用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已达8亿张。随着信用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信用卡的普及发展,在方便群众支付和日常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信用卡业务也面临转型突破,须以更加规范的经营管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为贯彻落实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中信银行信用卡主动在发卡管理、信息披露、联名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展开优化和调整,与信用卡行业的转型发展同频共振。为营造良好的用卡环境,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于8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消费及现金分期资金用途的公告》,明确信用卡消费及现金分期资金用途,引导客户理性消费、合规用卡,推动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对于信用卡监管新规的出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表示,信用卡经营机构将迎来密集的策略调整期,对于依法合规经营、业务结构均衡、客户经营能力强的信用卡中心将是长期利好。下一阶段,中信银行将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以信用卡新规为牵引,在客户经营、业务管理、风险管控、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等各个方面深化业务转型变革,践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该行将在监管指导的试点框架下,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积极推进线上信用卡业务创新。
未来,中信银行信用卡将加速融入全行“新零售”发展战略,加大集团协同力度,坚定推动“轻型化、数字化、生态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夯实金融科技能力底座,持续引领行绿色金融创新,多措并举赋能消费、扩大内需,助稳经济大盘,打造“有温度的信用卡”品牌,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目标,贡献中信力量。
8月26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根据半年报及业绩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全面推进“新零售”发展战略,实现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交易量、业务收入双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34
对抗不确定性 焕发“新”意经济内生动力存在压力,信贷需求受到影响——这是一个近日反复在银行业绩分析会上被各家高管提到的共识。自今年2月份至今,国内外多种超预期因素干扰,加之房地产市场尚未修复,个人无论是消费端或借贷端的需求都面临不确定性。即
3月24日,中信银行发布的2021年报显示,各项经营指标全面向好,营业净收入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跨越500亿元,增速创近8年来新高,ROA、ROE同比双升,不良贷款量率双降,拨备覆盖率达7年以来最好水平。在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首次系
“618”大促刚刚归于平静,国美便开始布局虚拟购物空间“元商超”。以“进军元宇宙”来解读国美此举,或许会引来“蹭热点”的质疑,但是,以VR/AR为手段,构建虚拟的“人货场”销售场景,这已经是京东、淘宝、天猫、国美等零售企业的竞争新方向,“新
8月26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总部设立在深圳的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也提交了一份成。南都讯 记者 卢亮 与民生关系密切的信用卡板块如何赋能经济提振消费,又有深圳答卷。本周以来,总部在深圳的金融机构陆续披露半年报。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深圳复工复产,金融行业如何叠加利好信号?3月24日晚间,中信银行披露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南都记者梳理注意到,总部在深圳的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量首次突破1亿张,正式跻身“亿级俱乐部”,成为当前消费提振时代的一个重要信号。
记者 | 王鑫在金融牌照到手后,中信集团旗下金融机构股权划转出现大动作。6月22日,券商“龙头”中信证券(600030.SH)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中信有限、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中信股份)将向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控)
6月22日,资本邦了解到,继今年3月份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一同拿下业内首两家金控牌照后,中信金控按照此前规划正式开启了承接中信旗下金融牌照和资产的大动作。6月22日夜间,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简称“中
在此指引下,招行信用卡凭借在产品、功能、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拓展和创新,还取得了累计发卡量第三、信用卡App下载量第一等不凡成绩。在最能体现信用卡用户消费能力和刷卡意愿的交易量及贷款余额上,招行信用卡分别夺得第一和第三,这与其“无卡支付”战略的成功推进、围绕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营销及智能服务密不可分。
银行审批信用卡一般会看以下几点:1、办卡人年龄;2022年伊始,就有多家银行信用卡放水,下卡快,额度高!中信银行近期中信信用卡下卡的额度基本都保持在一万以上,审核速度特别快,基本都是当天就能有结果;如果你已经办理过信用卡,想要再办理一张,可以考虑华夏银行,下卡会比较快,而且下卡额度极有可能参考其他银行信用卡中额度最高的一张给你授信。
严格控制信用卡资金流向,在严禁信用卡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非消费领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测拦截机制,对可疑账户进行管控。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当前已有建行、农行、中行、招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严格控制信用卡资金流向,在严禁信用卡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非消费领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测拦截机制,对可疑账户进行管控。
网址)、江阴富到蜂业专业合作社(中国蜂产品供应商中文域名的普及不仅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成为了各大网络平台,应用厂商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而对于中国蜂产品供应商等专业细分的平台而言,注册启用“品牌名
堪称新零售原生代的熊猫不走,高租金、高食材成本、高人力成本和低毛利率,被称为“三高一低”,一向是传统烘焙行业的顽疾。也因此,早自2004年起,以21cake为代表的互联网烘焙品牌悄然兴起。这些以生日蛋糕为主打产品的品牌,充分运用了生日蛋糕的
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数字藏品平台和数字藏品交易APP系统,比如腾讯幻核、阿里鲸探、京东灵曦、NFT中国、iBox数字藏品系统等。国内数字藏品,弱化二次元 NFT的交易属性,符合监管要。2022年是数字藏品年。
在当今时代,商家建立网站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站成为许多商家必不可少的营销工具。近年来的淘宝、京东等新零售,o2o模式发展也促进了网站建设的重要性。线下发展已经不能成为商家发展的动力,只能通过线上联合才能够继续生存发展。所以电子商务